close

1115 (87)

時間: 2014/11/14~16

地點: 錐麓古道

好滴, 在大選之前, 總算是有個空閒時刻可以寫文了 .. (關我鳥事, 我也沒出來選, 哈)

這回, 我們來的是錐麓古道

位於花蓮的錐麓古道, 原本是可以從慈母橋走到燕子口, 全長10K

但是由於慈母橋到斷崖駐在所的路坍方嚴重, 所以只能從燕子口走到慈母橋, 全長3K 左右

這3K, 看似很近, 其實陡上居多, 再加上下雨, 比原本預期的走2小時多走了20分鐘之久

下雨要爬山, 真是辛苦啊, 讓我們看看到底有多辛苦吧!  @_@

 

1115 (17) 1115 (5)

 

位於燕子口旁的錐麓古道登山口, 是有管制的哦, 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讓人進去的

要事先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上申請入園, 到了太魯閣後, 還要先去太魯閣遊客中心裡的警察局登記換證

才能進入這個美妙的仙境哦!

像我這次就是沒注意到需要去換證, 就直接跑到登山口, 結果又開回遊客中心申請一次, 浪費了半小時

 

1115 (4) 1115 (1)

有去過燕子口的朋友, 是不是有看過這條看似驚險, 實則安全的吊橋啊

橫跨兩座山之間的綠色吊橋, 是太魯閣的特色之一

腳下滾滾太魯閣溪, 面對聳立險峻的山峰, 這就是錐麓古道迷人之處

 

1115 (26)

在這座橋上, 不免俗的, 大家都要來照一張

只是這兩位聞腋青年...  >_<|||

 

1115 (29)

1115 (31)

過了吊橋後, 就一路陡上, 原本印象中, 只有1K 左右就結束上升了, 沒想到.... 2K 後還沒到頂

這雨, 要大不大, 要小不小, 很難拿捏

穿著雨衣, 才走500M, 就已經悶到裡面濕透了

接下來的路, 陡上的路到底還有多遠咧???!!!!!

 

1115 (40)

45分鐘, 結束了1K左右的路程, 來到的平坦處是巴達岡

太魯閣族的"突擊之地", 這裡居高臨下, 易守難攻, 不愧是突擊之地

巴達岡這名字, 名副其實

 

1115 (41) 1115 (43)

接下來, 走了5分鐘左右, 來到了巴達岡二號橋

從登山口看上去, 有座殘缺的吊橋, 應該是一號橋吧.. 還以為要走那條咧, 哈哈

 

1115 (44) 1115 (45)  1115 (57)

站在吊橋往樹林裡望, 穿梭在錐麓古道之中, 有一群紅色小鳥在四處亂竄著

因距離超過200M, 看不清到底是朱雀還是朱鸝, 相機也不夠厲害, 各位請自己想像  :P

不過, 以身型來看, 應該是朱雀, 但是錐麓的高度不高, 應該在中高海拔待著的小東西, 怎麼會跑下來咧??

還是... 其實他們是  憤怒鳥!!!!

 

1115 (59) 1115 (60)

1115 (62) 1115 (64)

繼續上行, 走到一個龍貓公車站

巨大的姑婆芋就佇立在路旁

長這麼大, 好像沒有印象有看過如此高大的

彷彿是個天然涼亭, 請大家在此稍事歇息, 喝口水, 再出發

 

1115 (67) 1115 (72)

看到這小山洞時, 就是差不多快要到頂的時候了

這山洞裡還有人生火, 感覺好像是獵人剛才才休息完離開沒多久

來到這裡, 大家已經有點被雨衣搞到要瘋了

已經走了快2小時了, 怎麼還沒到斷崖咧??

 

1115 (74) 1115 (77)

穿過山洞, 來到這座滑不溜丟的鐵橋

讓我想到在峨眉山上的日子 (金庸看太多了  :P  )

在這峭壁上搭建一座鐵橋, 對現代人來說, 可能不算什麼

但以前的人是怎麼走的咧? 真令人匪夷所思啊

 

1115 (83)

YES! 看到這熟悉的碎石子路, 就知道我們到了

 

1115 (86)  

從登山口到這裡, 大概2K多, 一路就是斷崖

往下看, 就是中橫公路, 車子就跟火柴盒小汽車一樣

今天的天候不佳, 霧把整片美景都給封住了

真的很可惜啊

 

 1115 (99) 1115 (100)

1115 (101) 1115 (104)

1115 (106)  1115 (102)

來到錐麓古道, 不在這裡拍張照, 練練膽, 那怎麼行

這一團濃霧之下, 就是萬丈深淵

怕高或膽子小的人, 看到下面, 可是會軟腳的

來這拍照也要注意突然的強風吹襲哦

還好, 這次除了雨霧之外, 風倒是不大

 

1115 (109) 1115 (112)  1115 (114)

看這風景, 是不是很刺激呢?

這錐麓古道迷人之處, 就是在這僅供2人擦肩而行的寬度

下面的太魯閣峽谷在天氣好的時候, 可是會塞爆記憶體的

5年前來這時, 好像也是有點霧霧的, 但能亮度較佳

今天, 還是那句, 可惜啊~

不過, 在回程時, 天色就漸漸亮起來, 跟我當時預測相同

但畢竟入山證已經申請, 就只好明年我們再來一次囉  ^_^

 

1115 (115) 1115 (116) 1115 (119)

左起: Sam, Mandy, Walon, Angel, Emily, Wei, Bryan

2小時20分, 在邊拍照, 邊玩樂的時間裡, 我們總算到達折返點, 斷崖駐在所

因為還在下雨, 所以只能簡單的以麵包果腹, 喝點帶上來的熱水, 充充飢後, 就要快點下山了

在山裡, 靜止不動的情況下, 很快身體就涼掉了

再加上BRYAN 要趕回台北, 所以在駐在所停留10分鐘就快閃

WABan, 我們又完成了一次不一樣的活動啦

讚哦!!

 

1115 (120) 1115 (122)

1115 (125) 1115 (133)

上山2小時半, 下山只花了我們1小時就回到吊橋

一路是邊走邊滑的下山

因為要趕3點的火車, 沒想到到山下才 1:30, 衝太快了, 哈哈

既然如此, 在前無古人, 後無追兵的大好情境下, 快來瘋狂照照看一下

脫掉雨衣, 全身濕透, 沒有雨的情況下, 錐麓古道真是近乎完美的一條思古清悠古道

我們相約明年秋天再來造訪

 

1115 (136) 

1116 (3) 1116 (1)1116 (4)

接下來的行程, 當然就是吃吃喝喝, 玩樂一下啦

隔天的花蓮跟前幾天的花蓮真的是有720度的差異啊

在更早幾天, 據民宿老板說, 花蓮也是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

我們周五下花蓮, 也是一路有雨, 心裡還是存著一思希望, 至少不要下大雨就好

沒想到, 週六錐麓變小雨, 週日大太陽

我的老天爺, 真是太眷顧蛙幫了, 感謝啊~~~

 

1116 (8) 1116 (10)

1116 (15) 1116 (16) 1116 (17)

雲山水, 這如詩如畫, 如電腦桌面的美麗人工湖

初到現場時, 還覺得... 一切都好假

但是我們來的時機很好, 湖畔的落羽松已泛黃

映在水山, 彷彿來到歐洲, 要不是人聲鼎沸, 還有些大陸腔, 還真的以為是瑞士來的吧, 哈哈

 

 

1116 (26) 1116 (38)

後來, 又來到鳳林, 欣賞舊時代的煙樓

在裡面, 大家的懷古之心, 再次點燃, 假掰文青一番, 噗

 

1116 (42)

中間, 在鳳林的四代務農, 吃傳統農家小吃, 價格親民, 食材豐富

如果來鳳林老是吃月廬, 想換個平價口味的, 這裡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_^

 

1116 (48) 1116 (51) 

 

1417183654788  

來到一片綠油油的稻田旁, 不來玩一下怎麼行咧

這時, 手機裡的連拍功能就派上用場啦, 推一下ASUS, 也是不錯的選擇, 哈哈

 

1417183667031

四代務農, 飽餐一頓後, 還去了豐田禾田野喝了咖啡

最後, 我們就在WABAN 的手勢之中, 結束這回花蓮之旅

在這趟旅程裡, 又加入了3位新伙伴, 雖然下雨有些不完美

但是, 最後結果是好的, 總結就是好的,  ^___^

錐麓古道, 是個中級的挑戰古道, 挑對季節來爬, 絕對比去其他人擠人的旅遊景點來的好100倍

大推大推! 花蓮的觀光越來越好, 我從以前就很喜歡花蓮

久久一次, 難忘久久

 

<END, 下一回, 天母古道+翠峰瀑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WABan 蛙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